1,5-二羟基萘(83-56-7)
- 英文名称:1,5-Dihydroxy naphthalene
- 价格: ¥72/千克
- 发布日期: 2019-09-23
- 更新日期: 2025-07-04
产品详请
产地 |
湖北
|
品牌 |
国产
|
用途 |
工业大生产
|
英文名称 |
1,5-Dihydroxy naphthalene
|
包装规格 |
25千克/桶
|
CAS编号 |
83-56-7
|
别名 |
1,5-二羟基萘;1,5-萘二酚;1,5-萘二酚(CI76625);1.5-二羟基萘1.5-DIHYDROXYNAPHTHALENE;1,5-二羟基萘,94%;萘-1,5-二酚;1,5-二羟基萘98%;1,5-二羟基
|
纯度 |
99%
|
分子式 |
1,5-二羟基萘
|
1,5-二羟基萘
中文名:1,5-二羟基萘
CAS:83-56-7
中文别名:1,5-二羟基萘;1,5-萘二酚;1,5-萘二酚(CI76625);1.5-二羟基萘1.5-DIHYDROXYNAPHTHALENE;1,5-二羟基萘,94%;萘-1,5-二酚;1,5-二羟基萘98%;1,5-二羟基
英文名:1,5-Dihydroxy naphthalene
性质:熔点;259-261℃ (dec.)(lit.) 沸点;246.06°C (rough estimate) 密度;1.0924 (rough estimate) 折射率;1.5418 (estimate) 闪点;252°C 储存条件;2-8°C 溶解度;0.6g/l PH值 6 (0.5g/l, H2O, 20℃) 水溶解性;Soluble in water. BRN;2044951 CAS 数据库 83-56-7(CAS DataBase Reference) NIST化学物质信息 1,5-Naphthalenediol(83-56-7) EPA化学物质信息 1,5-Naphthalenediol(83-56-7)
用途:化学性质;白色针状结晶。不溶于水、苯、石油醚,溶于乙醇、乙醚、丙酮。用途;用于有机合成、染料中间体、医药中间体、照相工业。用途;是合成媒染偶氮染料的中间体生产方法;由1,5-萘二磺酸经碱熔、酸化而得。将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到290℃,搅拌下加入1,5-萘二磺酸,在280-300℃之间加完后,继续搅拌30min。冷却,用盐酸进行酸化至pH6-7。冷却、过滤、精制,得1,5-二羟基萘。
产品类别:烃类化合物
间氯三氟甲氧基苯
中文名:间氯三氟甲氧基苯
CAS:772-49-6
中文别名:间氯三氟甲氧基苯;1-氯-3-三氟甲氧基苯
英文名:3-(Trifluoromethoxy)chlorobenzene
性质:沸点;44-46°C 15mm 密度;1.37 折射率;1.4360 水溶解性;Slightly soluble in water. CAS 数据库 772-49-6(CAS DataBase Reference)
用途:化学性质;无色至淡黄色液体
产品类别:烃类化合物
聚苯*乙烯
中文名:聚苯*乙烯
CAS:9003-53-6
中文别名:苯*乙烯乳胶;聚苯*乙烯树脂;泡沫聚苯*乙烯;乳液,橡浆,胶乳;乙烯基苯均聚物;聚苯*乙烯;担体;聚苯*乙烯荧光素标记MW约3,200MWMN=1.06
英文名:Poly(styrene)
性质:熔点;212℃ 密度;1.06 g/mL at 25℃ 折射率 n20/D 1.5916 闪点;>230 °F ??存条件;2-8℃ 形态 powder 颜色 White 水溶解性;insoluble 稳定性 Stable. Combustible.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. NIST化学物质信息 Polystyrene(9003-53-6) EPA化学物质信息 Benzene, ethenyl-, homopolymer(9003-53-6)
用途:高分子化合物聚苯*乙烯是苯*乙烯单体经加聚反应制得的产物,属高分子化合物。聚苯*乙烯最早是由天然树脂香脂中的一种挥发性油得到的。1930年德国法本公司首先以连续本体聚合法试生产,随后,实现了工业化生产,是塑料中开发较早的品种。1982年的年产量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。苯*乙烯主要由苯和乙烯经烃基化脱氢制取,单体既可按自由基反应历程聚合,也可按离子反应历程聚合,随反应类型、聚合方法不同,所得产物的性能、用途有很大差异。自由基聚合所得无规聚苯*乙烯,耐温只有80℃;负离子配位聚合所得等规聚苯*乙烯(苯基在碳链平面同侧)耐热可达240℃。本体聚合可得玻璃状透明、绝缘性能优异的硬质塑料;溶液聚合大多用于制取涂料。聚苯*乙烯对酸、碱、盐、矿物油、有机酸、低级醇等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,但在丙酮、酯类、芳香烃等有机溶剂中发生软化或溶解。绝缘性好、透明、折光率高、耐水、着色性好,可制成各种色彩鲜艳的塑料制品。熔融时热稳定性和流动性非常好,易于加工,可模塑、挤塑成型。聚苯*乙烯的薄膜可用作电容器的绝缘层和电器零件,泡沫塑料可作为精密仪器的包装材料,建筑上的隔音、防震材料。但聚苯*乙烯性脆、耐温性差、表面硬度较低,使其应用受到限制。为此,常通过共聚或共混等方法改善其性能,扩大应用范围。聚苯*乙烯中共混少量橡胶可明显改善抗冲击性能。苯*乙烯与丁*二烯的无规共聚物——丁苯橡胶广泛用作汽车轮胎。与丙烯腈共聚可提高制品的软化点,同时又不降低其透明度。三元共聚物ABS是优良的工程塑料。苯*乙烯与丁*二烯嵌段共聚物是应用很广的热塑性弹性体。与二乙烯苯共聚可制取各种离子交换树脂的母体。聚苯*乙烯上的苯环可进行各种化学反应,制得以聚苯*乙烯为骨架而带有各种功能基的聚合物,以作高分子试剂或高分子催化剂。晓楠编辑。聚苯*乙烯树脂聚苯*乙烯树脂简称PS。于1939年在美国研制成功。以斯威罗尔的商品名首先实现了商品化。它与聚乙烯树脂、聚氯乙烯树脂一起成为使用频度最*高的三大热塑性通用塑料。具有无味无臭、比重小、无色透明、着色自由,质硬、化学性能稳定、不吸湿等优点。但有质脆、热变形温度低(70℃)的缺点。能耐稀酸,但会受浓酸与卤素侵蚀。浇铸时会引起流动方向上聚合分子的配位而残留失真。可能引起强度的不均匀,在流动方向高,垂直方向低。所以有必要在成形时保持低温,加大浇涛压力,力图均匀。国际市场上聚苯*乙烯树脂有三个等级:一般用的QP、耐热用的HR与耐冲击用的HI。HR是a甲基苯*乙烯聚合体。HI是丁*二烯与苯*乙烯的共聚合体,显著地改善了树脂的坚韧性。聚苯*乙烯树脂主要用于收音机、电视机、高频电器件、玩具、家庭用具(如杯子、梳子、吊钩、刷柄、肥皂盒等)冰箱内装、涂料基料(苯*乙烯改良醇酸树脂、苯*乙烯改良环氧树脂)、发泡材料(苯*乙烯发泡材料)等。此外,改善了耐油性、刚性与耐热性的AS树脂(丙烯腈苯*乙烯树脂)、以提高耐气候性为目标的MS树脂(甲基丙烯*酸酯树脂)以及改善了耐冲击性与机械强度的ABS树脂等作为其共聚合体被广泛应用。分子结构聚苯*乙烯的分子链上交替连接着侧苯基,由于侧苯基的体积较大,而使聚苯*乙烯的分子链变得刚硬。因此,玻璃化温度比聚乙烯、聚丙烯都高,且刚性脆性较大,制品易产生内应力。由于侧苯基在空间的排列为无规结构,因此聚苯*乙烯为无定形聚合物,具有很高的透明性。侧苯基的存在使聚苯*乙烯的化学活性要大一些,苯环所能进行的特征反应如氯化、硝化、磺化等聚苯*乙烯都可以进行。此外,侧苯基可以使主链上α氢原子活化,在空气中易氧化生成过氧化物,并引起降解。因此制品长期在户外使用易变黄、变脆。但由于苯环为共轭体系,使得聚合物耐辐射性较好,在较强辐射性条件下,其性能变化较小。如果使用丁*二烯单体同苯*乙烯进行共聚生成丁*二烯-苯*乙烯共聚物,则同样可改善GPPS的冲击强度,但共聚物的透明性好、无毒,耐冲击性好,易为有机溶剂和油类侵蚀。这种BS共聚物,可应用于食品包装、文具、容器、医疗器具、玩具、充气包装。可以进行注射成型、挤出成型、吹塑成型、粘接、印刷。注射成型的温度为235℃。BS树脂又叫K树脂。化学性质;无色、无臭、无味而有光泽的透明固体。溶于芳香烃、氯代烃、脂肪族酮和酯等。用途;主要用于制造音像制品和光盘磁盘盒、灯具和室内装饰件、高频电绝缘零件等用途;主要用作火车车辆部件、汽车零部件、船舶用塑料件、电讯电器零部件及建筑材料等用途;用于制造硬型无纺布用途;用作建筑上保温及隔热材料和仪器、仪表的防振包装
产品类别:烃类化合物
厂家生产品种:
4,4'-二乙酰联苯 CAS:787-69-9
戊基苯 CAS:538-68-1
二乙基苯 CAS:25340-17-4
4,4'-二羟基联苯 CAS:92-88-6
聚苯*乙烯 CAS:9003-53-6
1,3-二乙酰基苯 CAS:6781-42-6
正十二烷基苯 CAS:123-01-3
2,6-二溴甲苯 CAS:69321-60-4
2,4-二甲氧基溴苯 CAS:17715-69-4